广州社会组织学院

心理科普 | 如何停止反刍思维​

103







如何停止

反刍思维





禁止"蕉绿"

宿舍中,突然有人多看了自己几眼,立马紧张不安,审视自己,怀疑自己是否在某次交往中“得罪了TA”。尽管表面上没有任何情绪,但是脑海里已经翻江倒海了,越想越觉得有问题,越想越恐慌。过了很久想起来这件事,还是会掀起内心波澜......这就是常见的反刍思维。

01


关于反刍思维

反刍是从牛、羊等动物的生物学概念中引进来的,最初是用来描述食草性动物中在进食的时候,会把食物进行反复的吐出和重新消化。心理学应用其引申含义,认为反刍思维是人类在经历消极生活事件后,反复思考消极生活事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潜在的不良后果,不思考“改善或解决问题的策略”的现象。






02


反刍思维的危害

1、反刍思维会使我们放大生活事件中的消极因素

原本很小的一件事情经过我们不断加工、反刍,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些“糟糕至极化”的想法,让我们徒增伤感;

2、反刍思维会打击我们自信心

容易让我们产生“我不够好、我不如别人”的想法,长此以往不但会加剧我们对环境的不满,还会使我们对自我价值感产生怀疑;反刍思维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。过度关注以往发生的事件,会将我们束缚在曾经不愉快的情景当中,不利于解决问题,也不利于从事件本身寻找积极经验。

03


如何面对反刍思维

1、允许自己适当“多想”

现在请你不要去想一头白色的熊...,你想到了什么呢?

当我们一直告诉自己“不要想太多”“不要再想这件事了”,可能会受到“白熊效应”的影响,适得其反。所以要先正确看待自己的反刍思维,不要过分苛责自己,不要强制自己“一定要停下来”。

2、转变思维:从想事情本身到思考从中获得的经验

只是反复回想事情本身,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实质的帮助,还会造成严重的自我精神内耗。不如转变思维,从事情本身出发,聚焦问题的解决,寻找积极的问题解决方法,并将其运用到未来相同的场景当中。

3、专心当下生活,顺其自然

在你正在学习、作业、吃饭、睡觉时,反刍思维突然又出现了,不要害怕、不要拒绝!顺其自然,专注眼下生活,随着你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当下,过度思考特质也会逐渐降低。

4、转移注意力

当你意识到自己被反刍思维所“支配”时,可以立刻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:听音乐、阅读、跑步、看剧、和好友谈心...让自己沉浸在喜欢的事情当中,以便从反刍思维中抽离。

5、寻找专业帮助

如果你的反刍思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活,靠自己的调节依旧无法摆脱,那就需要及时寻找专业帮助,相信我们会陪你一起走过这段“困难时期”,向外界求助也是很有力量、很勇敢的表现!

其实,我们的一生中或多或少、或深或浅都会陷入反刍思维的“怪圈”,反刍思维并不可怕,它的出现其实也是在提示你:该慢下来,关注自身情绪状况以及心理健康了!希望大家都能用文中分享的方法打破反刍思维,更加舒心的生活,奔向更好的未来!



素材来源于网络
侵权请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