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性心理 | 就差临门一脚了,为什么就是成功不了呢?52
不知道大家有没这样的经历? 在乡间小路骑自行车,路面上有很多小石子。 每次路过时,心里都在暗暗念叨,绕过去,绕过去! 然而奇怪的是,越不想碾到石子时,反而每次车轮都会精准地碾了上去。
美国有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,名叫瓦伦达,他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。 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,因此,当演技团这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,决定派他上场。 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: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,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,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。 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,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。 演出开始了,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。 因为许多年以来他没有出过错误,他有100%的把握不会出错。 但是,意外又不意外的事情发生了,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,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,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,一命呜呼。 事后,他的妻子说: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。 因为他在出场前就这样不断地说,“这次太重要了,不能失败。” 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,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,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。 瓦伦达太想成功,太专注于事情本身,太患得患失了。 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,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。 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“瓦伦达心态”。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。 比如,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“不要把球打进水里” 时,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“球掉进水里”的情景。 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,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,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——这时候,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。 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。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,有时我们不必去思虑得太多。 不去多想,马上去做,打断反复去思维的逻辑和习惯,走出一步,往往做事情的勇气就随之产生了。 这就是由“瓦伦达心态”产生的效应。 没有了成败的忧虑,人就自然变得轻松自如,因为害怕失败本身也是一种失败。
我们常说“就差临门一脚了”,其实就是瓦伦达心态的一种表现。
前些年泰山足球队有一个前锋几个赛季的进球都很少。 他在门前的机会很多,可是每当机会来临的时候,他那临门一脚,总是把球打到门框外面去。 事实上,就连不会踢球的人都看得出来,有许多球,他只要一蹭就能进门,他把球打到门外面去比打进门难度大多了,费劲多了。 当时某报有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给他支招说,当你感觉到往门外实在不好打时就往门里打! 这位前锋的毛病是典型的“瓦伦达心态”在作怪。 他太想进球,太想立功,太想表现自己了。 当他站在球门前的时候,当机会来临的时候,他脑子里踢球以外的信息太多了。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我们越是在意某一件事情,越是很难做好。 而许多感觉实在难以完成的任务,心里不去想了,以听之任之的心态去对待,往往却又轻而易举地做好了。 当我们能够克服掉“瓦伦达心态”,以一种闲庭信步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人生的时候,你就是一个随心所欲、左右逢源的人了。
![]() 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,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、说三道四,太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,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。 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,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,在这样的重荷下,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? 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,离成功越来越远! 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产生瓦伦达效应呢?
一 排除外界干扰 如果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脑子里一直想着成功的喜悦与表扬,或失败后的痛苦与冷眼,那么,这一活动就很难顺利完成。 考试时越想考好越考不好,越怕考不出来越考不出来,这是多少人经历过的事实。
二 保持平常心 与平时那样有一颗平静之心,至于美名、金钱那是身外之事,这样却反而能取得成功。 那些一心想扬名、挣钱的人,由于动机强度太大,行动就往往会出问题,要么不协调,要么出偏差。 只有把心态放平,人的最大潜能才能发挥出来。 现实中的大量事物,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,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,就能最大限度避免产生瓦伦达效应。
来源:中科院心理所、知乎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