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当人们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时,我会因为两个角色被铭记:拉茨·里佐和雨人”。这是电影《雨人》开拍前达斯汀·霍夫曼跟制作人说的一句话,后来的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。 1988年12月《雨人》上映,三个月后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佳导演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大奖,霍夫曼个人也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项。查理(汤姆·克鲁斯饰)父亲去世,留下了300万美元的遗产。令他意外的是,遗产全部给了他的哥哥雷蒙(达斯汀·霍夫曼饰)。查理从没听过雷蒙的名字,这件事让他气愤不已。他决定前去寻找哥哥。原来他自幼患有自闭症,母亲去世后就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疗。雷蒙的生活习惯奇异,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,有很多离奇古怪的行为。查理在共处中发现了雷蒙惊人的记忆能力,他试着利用哥哥过目不忘的本领去赌场上试一下身手,赢得了一大笔奖金,使查理足以摆脱穷困生活。在之后的相外中,查理更多地了解了雷蒙,也逐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情。《雨人》对自闭症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,对大众来说,自闭症是别人身上的事情,跟自己没什么关系。
但在1988年之后,越来越多人的了解了自闭症是什么,并对自闭症患者可能的表现持友好的态度。
“自闭症”这种先天精神疾患正是通过这部电影才进入公众视野。
“雨人”(Rain Man)这个古怪的名字来自“雷蒙”(Raymond)的谐音。查理两岁以前,雷蒙还和他住在一起,经常在弟弟哭闹时讲故事安慰他。父亲担心他将来会无意中伤害到查理,便将他送入精神病院。查理长大后,从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兄长,但却保留着一个童年的模糊记忆。每当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,会有一位“雨人”来安慰自己,这是“雷蒙”的谐音给他留下的潜意识。影片大部分情节里没有医生来解释自闭症,全靠演员表演让观众理解这种疾病。主演达斯汀·霍夫曼为此深入精神病院,长期观察自闭症病人,确保自己的表演真实到位。自闭症患者不合群,害怕与人接触,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刻板行为。比如不停自言自语,每天都要吃同样的食品,有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。有些人还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天赋,有的能快速背诵短暂浏览的文章,有的能心算复杂的数学题,但这些知识无法运用在生活中。影片中,雷蒙可以心算复杂的数学题,但却不知道1元钱花掉0.5元后还剩多少。自闭症是在1938年由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发现、归纳并命名的。正是由于《雨人》这部电影,“自闭症”从此广为人知。公众把不爱社交的性格也算成自闭症,经常会说“我有点自闭”“某某就有自闭症”等等。自闭症患者由于从小无法自理,自幼失学,成年后基本处于被监护状态,和现实中的宅男宅女根本不是一回事。直到今天,世界各地精神病院收治了大量自闭症儿童,但是医学界仍然没有搞清这种疾病的成因。凯纳倾向于它来自父母的冷漠,以及教养行为过分刻板,但这个结论后来被否定。今天,医学界普遍认为自闭症来自生理方面的原因,但是具体病因还有待研究。目前医学界与心理学、教育学界对自闭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。尽管还没有得出明确的发病原因,但该怎样对待自闭症儿童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教育、治疗方式。临床上自闭症儿童最佳治疗时机是三早,即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。训练效果越早越好,年龄越小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。所以只要对自己孩子怀疑存在该方面症状,比如交往、语言、目光对视等方面行为表现存在怀疑,家长应该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及早诊断,及早干预。我们普通人对待这些“特殊”的来自星星的孩子也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,理解他们与众不同的行为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