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社会组织学院

心理科普 | 如何克服心理社交障碍,成为社交达人?

2


A:“B,团建的时候你要表演一下吗?”
B:“啊?我不行我不行的,我社恐”

这个片段,有没有很熟悉?像不像会发生在你们身上的对话?

“社恐”,即社交恐惧症,在美国最多的心理障碍疾病中,患社交恐惧症的人数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,名列第三。
我国患病人数也在激增中。
社交恐惧症,又名社交焦虑症,是社交障碍中的社交焦虑障碍。
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社交心理障碍、社交功能障碍、社交焦虑障碍。


社交障碍的表现



气质性社交障碍。
有些人性格内向、文静、怕羞,见到陌生人面红耳赤、胆怯、拘束紧张,这种人由于气质性格的原因,无法顺利与他人和谐相处,交谈接触,社交活动圈子狭窄,缺少朋友。

认知性社交障碍。
过分自我注意,患得患失,生怕自己言行失态,被别人讽刺嘲笑;言行上要求自己绝对有把握,不敢冒半点风险;生活方式常常被外界环境和别人的言行影响,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,这是认识上导致的社交障碍。

挫折性社交障碍。
某些人原来性格开朗,社交活动尚积极主动。但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失败,使其变得消极被动,胆小脆弱,也会造成社交障碍。


产生的不良影响


不利于个人心理成熟和发展。
每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和优势,在大千世界自由飞翔,这是心理成熟的标志,如果有社交障碍无法进行社会化学习和适应,无法获得大量的社会信息,无法扩大知识面和社会经验,束缚在狭小的生活空间,不利于心理成熟和发展。


学会接纳自己


不否定自己,不断地告诫自己“我是最好的我”,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。
不苛求自己,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,只要尽力了,不成功也没关系。
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,过去的就让他过去,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。
接纳自我,可以从停止对自己的挑剔、批判、责难做起,不再苛求自己,不再急于从负面情绪中逃开。
真实面对后,常常发现事实没有之前想得那么可怕。

把对方想象成自己的亲人,友善地对待别人,助人为快乐之本,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,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。
把对方想象成叔伯、阿姨、或者兄弟姐妹。
这种自我“套瓷”在很大程度上能缓和这种社交恐惧,因为想象中的那个人与自己是如此亲近,和自己的亲人聊天,还有什么好担心的?

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,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。

不刻意迎合别人
我们通常会压抑自己、迎合别人和外界来换取爱和尊重。
但这既让对方无法了解真实的你,亦让你自己觉得这样的交往浮于表面形式,从而也唤不起自己的真情实感,真实的自己也就越躲越远。


消除心理障碍


1. 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的焦虑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有所觉察,觉察到自己在什么情境下会紧张,会找各种理由回避出现。只有觉察到了,才有可能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回避,才能一点点地克服。

2. 然后对自己的焦虑情绪学会接纳,不去抵抗。比如见到权威老师或者演讲的时候,感觉到紧张或者心慌的时候,就让这种感觉在那里,不要努力驱赶这种感觉,慢慢的就会放松一些了。

3. 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,鼓励自己带着焦虑的心情多去参加集体或者社团的活动,而不是回避。

4.参加社交活动,一是可以打开圈子,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;其次是可以增强专业能力。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好处。消除社交障碍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社交障碍,我们可以从基本的社交开始发展,勇于迈出那一步是发生改变的第一步。只要多参加社交活动,你最后会发现其实社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。




素材来源于网络
侵权请联系我们